人性不是一部照模型就可以造就并完全按为它设定的程序来工作的机器,相反,人性是一棵树,它需要按照使它成为一种生物的内部力量的倾向,自己在各个方面成长和发展**”**

理论以一种相对有体系、有逻辑的视角帮助我们将问题“想通”,让我们不陷入无意义的内耗。符合我们三观和性格的理论将会深入我们的内心,以人生哲学的形式,作为我们思想基座的一部分,指导着我的实践。理论的意义不在于说我们看完理论就能马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经过了理论清晰化的思考的洗礼,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几分面对生活问题的底气、勇气和方向。

寻求理论的慰藉离不开阅读经典。今天要介绍的书籍是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作品——《人的自我寻求》,这本书是我认为对我个人思想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本书。尽管这本书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但我觉得里面的思想绝没有过时,每一章都能和我们的经历有所对应。

而为何读它呢?正如这本书的前言写道,“本书将主要关注生活在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人们的正常的焦虑以及这种焦虑可以派上的建设性用途”。这本书对于焦虑、孤独、自我、责任、勇气、时间、爱等话题进行了体系化的思考,帮助我消解了在这些话题上的人生困惑,这些在我以前看来不过老生常谈和带有“鸡汤”属性,现在却是那么的厚重和深刻,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由来。

重读的契机:内修与自我整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去年的6月份,那时还在军训,每天读一点,匆匆刷完,当时读完只觉得意犹未尽,明明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次被作者的观点所触动,但是每每反思,自己又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陷入了“今天认知被刷新,但睡一觉后就又回到之前生活方式中”的循环。不过还好,我将这本书列入“重读清单”。

一直等到了最近,我发觉自己读过的书大多囫囵吞枣,很少做二次梳理和系统思考,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起到有意义的帮助作用,在“内修与自我整合”的大背景下,我冒出了重新阅读和梳理已读书籍的想法,而这本书成了第一本尝试的书。这几天我将整本书细致地重读了一遍,做了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并迫不及待地想写一篇博文分享书中的观点。

实际上,要想重读有收获,总得有些“历史条件”。如果现在的你和第一次读某本书时候的你所拥有的实践经验与认知水平是一样的,那你就算重读10遍估计也难有体悟。在这里,我稍微总结了我个人重读这本书的契机:

  1. 在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下,外界对个体的社会性和独立性要求逐渐提高,个体如何调整原有的思维惯性和价值模式,更好地顺应外界的变化,成为了我无法逃避的课题。
  2. 一番寻觅过后,我们终于发现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在于其为不确定的这个事实本身。变化的浪潮,海量的观点,消失的真相,褪去的标准,个人置身其中,如行船水中却遭遇八面来风,个人当如何稳脚跟,又当何去何从?
  3. 这半年来的新经历丰富了我的体验,增长了我的见识,为我理解书中的知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①我在去年暑假参加了前往四川凉山的短期支教活动,支教和调研这两项和计算机专业相去甚远的活动出现在我20岁的生命旅途中,成为了我20岁最美好的回忆。实地的调研,童稚的笑容,备课与授课,青山绿水,白云田地,时间仿佛永远被定格在那半个月,感谢这段经历,也感谢实践团内有爱有趣的小伙伴们。
    ②我参加了美丽中国的陪读活动,与乡村孩子的八周共读,让我对公益、读书和教育有了一些不止于新闻稿文字上的体验。
    ③我参加了五彩石的作文批改活动,远方素未谋面的小笔友可能不知道,她的作文和来信总是驱散了我一周的无聊与疲惫。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做的每一个细微选择都像是播下的一颗颗种子,它指不定在某个时刻就生根发芽,甚至连你自己都为之一惊。

现象的反思:解构空洞、孤独和焦虑

回到正题,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这本书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进行探讨,即“现代人生活中泛化的失望和无意义根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很抽象,但却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想清楚这个问题,能为”焦虑“、”内卷“、”丧“等现象和困惑提供一个较为合理化和体系化的解释,这也是理论所能给我们带来的慰藉意义。

正如卡伦·霍妮所说,“现代人的这种泛化的失望和无意义表现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敌意,而且这种敌意通常与对那些超过自己的人所怀有的竞争感有关”。

社会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上大学前为了高考的竞争而焦虑,上了大学为了保研和工作而焦虑,工作后为了结婚和安家而焦虑,结婚后为了生孩子而焦虑,生孩子后为了孩子的未来而焦虑,我们的一生都活在焦虑之中”。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家长和“权威们”似乎没法给我们很好的答案。赫尔曼·黑塞曾说,在这个时代里,整代人都被困在两个时代、两种生活模式之间,其结果是这一代人失去了理解自身的所有力量,他们没有标准,没有安全感,没有简明的认可

那么,我们如何破局?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年轻一代给出了回答:我们要活出自我,重视个人的生命体验。这无疑是对抗”焦虑绑架“的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而在呐喊之后,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定义自我,怎样才是活出真正的自我;第二,如何避免在生活的压力下向现实屈服,让这句呐喊不成为空喊?我个人认为,本书作者罗洛.梅给出了很深刻的回答。作者首先解释了三个概念:空洞、孤独和焦虑。

什么是空洞的人?本书作者罗洛.梅精辟地指出,空洞的人是那些对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没有明确体验的人。空洞的人是麻木的、缺乏感知的,但是同时是紧张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们意识到社会正在产生某种变化,传统正在失效,他们为不确定感而紧张。

什么是孤独?为什么我们都害怕孤独?孤独,在精神分析象征来说,是我们在“走出子宫”的过程中,是我们害怕失去自我觉知的焦虑。我们常常通过外界的认可来建立自信,这种被社会接受、被他人喜欢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可以阻止孤独感的迫近。而,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活出自我”,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这种“舒适的温暖”,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回到子宫”中可以暂时摆脱孤独,但这是以放弃我们作为独立本体的存在作为代价的,放弃我们内在的资源、力量和方向感为代价的。而作者尖锐地指出,这种内在的资源、力量和方向感也是我们和他人建立有意义关系的基础。

这里,作者也顺带解决了我内心的一个困惑,我要如何学会在亲密关系中去爱别人?一段关系怎样才算是有意义的?——首先,我要先有独立的自我,有强大的自我。恋爱关系也好,朋友关系也好,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庸俗意义上的合群,而是独立自我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恰恰也是个人吸引他人与你进行交往的更深层的原因。

什么是焦虑?书中给出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当汽车从你身边驶过以后,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种轻微的晕眩,心底有一种空洞感,这就是焦虑。焦虑是一种被“困住”、被“淹没”的感觉;而且我们的知觉会变得模糊不清或不明确,而不是变得更为敏锐。焦虑打击的正是我们自我的“核心”,人们感觉受到了威胁,但好像这种威胁是幽灵似的威胁;**他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与之战斗或逃避。**我们的一生会面临很多正常的焦虑,从母亲那里断奶、离家去上学以及早晚都要为自己的职业和婚姻所作出的决定等承担责任,正常的焦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坦白地向自己承认

正如发烧是身体正在调动其生理力量与细菌作战一样,焦虑也是心理或精神战争正在进行的证据。我们对焦虑要有积极的看法,焦虑是我们内部一种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的标记,那么只要冲突存在,我们就有可能意识到冲突的原因,并且在更高的健康水平上找到一种解决方式。

作者认为:**我们保持对自我和周围客观世界的意识的能力越强——我们被威胁征服得就越少。**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加强自我意识,找到自我力量的中心,这些中心能使我们抵制住周围的混乱和困惑。这就是本书中所进行的探究的主要目的。

理论的慰藉:自我、责任和创造

增强“I-ness”

I-ness,即自我体验。书中这么描绘自我体验:“一个成熟个体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其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的自我的一部分。即,我这个行动中的个体,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主体。”作者强调了我们要去感知、去体验我们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情,把握主体性,而不是像《局外人》中的主人公那样对自己周遭的一切都感到麻木。

自我体验既要避免走向自我膨胀与自负,又要避免走向自我谴责。自我膨胀和自负通常是内在空虚的外部迹象,是最为常见的掩饰焦虑的方式;而自我谴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试图表明他有多么重要,很多自我谴责都只是骄傲自大的幌子。例如,我们常常在刷了很久短视频后感到愧疚,认为自己不够自律,浪费了时间,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谴责。自我谴责就像是在抽打一匹生病的马:它能暂时地振奋精神,但却加速了人的尊严的最后崩溃,不是真正的爱自己,不是真正的找到“自我”。

刷视频愧疚的对立面是将自己陷于忙碌之中,而陷于忙碌往往也是掩饰焦虑的一种表现。书中有一段话十分精彩:“不是行动越多就表示越有活力。许多人终日忙碌,将其作为掩饰焦虑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能动性是一种逃避自我的方式。他们通过忙碌获得一种虚假的、暂时的活力感,就好像只要他们在动着,某些事情就会继续一样,就好像忙碌是其重要性的一种证明。”实际上,活力通常指的是“不行动”的能力、创造性地享受悠闲的能力悠闲需要一种强烈的个人同一感。当你爱人如爱己时,你就会爱己如爱人,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整合好自我,才能开启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自由与责任

讨论什么是自由之前,我们不妨探讨什么不是自由。自由不是反抗,反抗不是力量的源泉;自由不是无计划性,这与我们强调的自我整合是相反的。自由,是我们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能力。找到自我意味着自由。当我们不是通过盲目的必要性,而是通过选择来接受现实时,这就涉及了自由。自由的核心是选择,自由不是自动出现的,它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而且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获得的,它必须通过每天的努力才能获得。

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自由的表现是什么?第一,是我们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呈现了新的含义。我们接受了对自己的生命所承担的责任,认为那不是强加于我们身上的东西,不是被迫承担的负担,而是一种我们自己已经选择的东西。自由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由,那他就是一个机械的人,显然不存在诸如责任这一类的东西,而如果一个人不能对自己负责,那我们就不能把自由给他。第二,来自于外部的纪律变成了自律。我们接受这些纪律不是因为这是命令,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以更大的自由选择了我们将要怎样来对待自己的生命,而为了我们所希望实现的价值,纪律是必要的

创造性

要谈创造,就离不开历史和传统,如何看待历史和传统?

如果一个成年人已经获得了某种自由以及作为自我的同一性,那他就拥有了从他所处社会的过去传统中获得智慧并将其转化为自己所有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这种自由,传统就会阻碍而不是丰富他的智慧。传统可能会变为一套内化了的交通规则,但是它们对一个人的内在发展将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富有成效的影响。**传统和经典更多体现了一种人类最深处的共同的体验,一个人越能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体验(例如在面对死亡、体验爱或者处于家庭的基本关系之中时),他与其他时代、其他文化中的其他人的相似体验的共同点就越多,而在字面上赞同荣格的原型或“集体潜意识”概念,越能从经典中读到适合于当今时代的体悟。一个人越深刻地挖掘他自己的体验,他的反应和成果就会越具独创性

对生活保持体验感,新鲜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的自我体验的能力。我们需要这么一种态度,即**生活比我们已经了解的还要更多,生活中还有更多新展现的体验需要我们来探索,还有许多新的深奥事物需要我们去探测。**在艺术、商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创造外在性的作品,与创造个人的自我——也就是,发展个人的能力,使自己变得更为自由、更有责任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每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都意味着获得一种更高水平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

作者关于创造性与自我关系的论述,引发了我深刻的反思。在这之前,我脑海中总有这样的观念:一切俗事都是百无聊赖的重演,生活中的琐事都毫无创造性,所谓聊天和聚会不过是几个人在一起附和着毫无价值的话术罢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我没法真正拥有自我体验,没法真正深入到某个聊天对话,没法开放地去体验每一件事情。实际上,我应该选择去倾听,去传递情绪价值,去变得开放,去一起创造某段关系,生命与自我需要创造。原来,把生活过得百无聊赖的罪魁祸首,是我自己。

勇气和爱

增强自己的I-ness需要勇气。勇气的对立面是自动顺从。勇气是一种人们在面对获得自由时所产生的焦虑的能力。这是因为,创造就意味着要摆脱过去婴儿时期的依赖关系,意味着要打破旧的井然有序的关系,这样新的关系才能诞生。

勇气不仅在一个人偶尔为自己的自由而作重大决定时是必需的,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决定同样也需要勇气,这些小决定就像砖头,构建起了他的自我大厦,使他成为一个能够自由而负责任地行动的人。当一个人作出行动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表扬时,那么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一种生动的对其心中存在虚弱感和无价值感的提醒,否则的话,他就没有必要滥用自己的态度。

如何理解爱与自我的关系?爱的能力是以自我意识为先决条件的,因为爱需要有对另一个人产生共情的能力,需要有赏识和肯定他的潜能的能力。爱还以自由为先决条件,不是自由给予的爱当然不是爱。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依赖伪装成了爱

从本质上说,爱意味着给予,而给予需要一种自我情感的成熟。只有当个体拥有可以给予的东西时,只有当他的内心存有力量的基础时,他才能给予。一个人在爱中不会丧失自我。诚然,在爱中就像在创造性意识中一样,人确实会与对方融合在一起。但是这不应该被称为“丧失自我”,这是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反思一段亲密关系是否正常,我们往往要看在这段关系中我们是升华了自我,还是丧失了自我。

永恒与时间

书中还针对时间进行了讨论,尤其强调了“心理时间”和“活在当下”的概念。一个人越能够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生活,他在使用时间时就越能够获得建设性的利益。一个人越是顺从,越不自由,越未分化,越是并非通过选择而是被迫地工作,那么他就越会被量的时间所支配

一个人越缺乏活力——“活力”在这里被界定为具有有意识的生活方向——时间对于他来说就越是时钟上的时间。他越具有活力,就越依靠质的时间而生活。而永恒作为存在的一种特质发生在当前时刻。

因此,要建设性地处理时间,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学会生活在当前时刻的现实之中过去之所以具有意义,是因为它为现在提供了指南,而将来具有意义,是因为它使得现在变得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一个人越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正在作出行动的个体,也就是说,他越不自由,越无意识,他就越不能意识到当前的时刻。

我们可以常常问自己,“就在这一刻,我体验到的是什么?”或者“在这个特定的时刻,我身在何处——从情感上讲,对我来说最为有意义的是什么?”

成为自我,面对当下并不简单。要面对当前时刻的现实,通常会引起焦虑。“从最根本的层面上说,这种焦虑是一种关于“裸露”的模糊体验;这是与某种重要的现实面对面的感觉,而在这种现实面前,个体无法退缩,无法退却或躲开。它就像一个人突然与自己所爱、所倾慕的人面对面时可能产生的感觉:他面对的是一种必须对其作出反应、必须有所行动的紧张关系。”这是一种高强度的体验,这种与此刻现实的即时、直接面对,就像高强度的创造性活动一样,它不仅会带来欢乐,同时也会带来这种裸露感和创造性焦虑

所以,社恐本质上也是一种,避免创造性焦虑的逃避,逃避给予爱,给予情绪价值,只想让别人主宰对话,让别人提供价值,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总结

古人云:“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内修,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经多次MBTI测试“检验”的INFJ,当我面对自己的“精神危机”时,如果没有找到一种能够将我自己说服过去的想法,我往往会陷入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和焦虑。而在这时,理论的慰藉往往是一剂良药。阅读经典书籍所带来的收获是丰盈的,深刻的,区别于为了填满空虚的内心而进行的快餐式整合与间歇式自律。

我属于是偏敏感的那类人,会观察到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阅读过程中,自身的经历往往是我的资料库,我能从中取出一些自己很不想回忆的场合或印象很深的场合进行分析和解构,在这个过程也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和解。这本书涉及到了很多我之前关注的关键词,奇怪的是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因为特别想去寻求这些关键词的答案而读,但这样做反倒是让我获得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和收获,如:时间、爱、责任、勇气,这些在我以前看来不过老生常谈和带有“鸡汤”属性,现在却是那么的厚重和深刻。

从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来看,不可否认,这本书具有浓厚的学术性质,并且又是一本翻译作品,语言有时候读起来很奇怪。不过,由于作者出色的论证,严谨而不失灵动的语言,加上全文经常援引诗歌和文学作品进行阐述,总体来说并不难读,连我一个工科生都能读懂。

最后,写一点对自己的展望:第一,努力寻求自我,增强自我,根据自我做出选择,进行创造性体验,不陷入权威主义。第二,感受当下,感受生活,更好地爱身边的人,不成为无感而麻木的机器,褪去身上那层不合理的内向外衣。这篇分享到这里结束,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