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况:走着走着,我停不下来了

身处现代,无限奔忙已是常态。行,做,干,凡事总是这三字当头,至于所谓驻足思考,所谓停一停,所谓慢慢欣赏,管他丫的,先走再说,先做再说,先干再说。

干着干着,却又不自觉地陷入罗洛.梅所说的精神空虚,老人家有句箴言:

“不是行动越多就表示越有活力。许多人终日忙碌,将其作为掩饰焦虑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能动性是一种逃避自我的方式。他们通过忙碌获得一种虚假的、暂时的活力感,就好像只要他们在动着,某些事情就会继续一样,就好像忙碌是其重要性的一种证明。”

失败,方知思悟的重要性,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经验。近日我也在一次次自己所谓失败和挫折之后,有幸读到金惟纯先生的文章和看到相关访谈,思悟到了些许经验,便记录下来,也与能浏览到本文的读者进行分享。

思悟1:承认小我,努力统一“身口意“

外在常常否定小我,装腔作势地将小我包装得道貌岸然,这无疑是我的一大问题。

小我,就是那个功利的我,那个为了满足外在世界的需要而疯狂push自己的我。小我并不能被否定,我们需要小我来进行自我防卫和自我认同,没有人从小就追求所谓的大我。

小我需要被建构,需要被喂食。小我以外界为标准,为了满足社会的标准、满足父母的标准、满足地位更高的人的标准,我们不断将我们的奋斗目标将其对齐。否定小我很难,每个人都有野心,都有想被尊重的想法,都有想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

直接将小我否定是错误的,但不对小我进行反思更是错误的,生命中只有小我那更是大错特错。承认小我,是为了活的不拧巴,是为了达到身口意的和谐,是为了让人生因缘具足。要承认小我,就要活在当下,将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进行统一,做到“我这个人和我做的事情,具有一致性”。

人的本性都是一样,个性和习性却千奇百怪。活得好的人的样子都差不多,他们有爱心、有平静、遇事而纹丝不动,活的不好的人却各有不幸,可谓千奇百怪。正如金惟纯老师说的:“用天性、自性、本性去活,不要用习性、秉性、个性在活。“

思悟2:如实—内在与外在的辩证关系

“我活得不好,一定是因为外在"

我们在逻辑上会否定上面的这句话,但是在真正做事情和思考的时候,却往往沿用了这种思维。例如,我的创新创业项目没通过答辩,我的比赛没推到国家级,这一定是因为别人太强了,一定是因为答辩老师的喜好,一定是因为运气问题。

对对对,我们总能找到一堆理由。但是我们内心也明白,我们没办法用这些理由来搪塞内心那个自己。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搞清楚内在和外在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你要去反思自己”、“你一定是不够优秀”这种断言中,这是假的内在,假的自省,无疑是抽打一匹精疲力竭的马,往往于事无补。

实际上,我们所谓“活的不好”,往往是外在行为和语言与内在生命的需求脱钩。我们可以概括为“身口意”的不统一。所谓身,就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外在表现,不仅仅是对于外人的表现,更是在自己独处时的表现,所谓外是内的写照,内在生命需求的欠缺会导致外在行为的诸多现象。所谓口,指的是表达。你的言语会直接反映你的思考,掩饰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意,指的是念头。内在没有修为,往往杂念纷飞,却始终无法统一念与行动。

内在有修为,才能做好事情。内在有修为,需要慢慢探索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无疑需要事上反复磨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实”是统一身口意的必然要求。此三者不统一,做事情拧拧巴巴,自己内心都不信任自己能做好,自己的内心都明白自己的道貌岸然,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只能是内耗。做成了,空虚寂寞;事不成,怨天尤人。

由此观之,我身上有着缺乏自信的弊病,从根源来讲也是没做到如实,没做到身口意的统一。

与其越活越假,从内在讨厌自己,从念想上不接受自己,以至于对外投射,导致自己也看别人不顺眼,从而导致关系浑浑噩噩,不如多从“如实”上修行,成功与做多少事情没关系,真正的成功在于身心统一,统一则外在就不生事,做事效能往往增加,行事往往顺风顺水。

思悟3:反破防—觉知与修行

修行,不是形式,是状态。

既然如实才是最高的效能,那我们就要坦诚面对真实的自己。什么是真实?真实,带有觉察的真实,不是任性的真实。任性的真实不是真的真实,是小我的真实。我们真正要达到的境界,是真实+觉性

觉性,就是学会觉察,如实面对客观世界,如实面对自己。我们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我到底喜不喜欢我自己”。社会评价并不重要,善恶仅存在于自己的内心。社会上,你可以被评价为各种标兵,各种先进个人,你可以收获各种表彰,但是真正的那杆子称,只留存于自己的心间。

至于我们现代人常常有的破防瞬间,破就破吧,只当“事上炼”,告诉自己“我的功课来了”,好好应对便是。逝者如斯,这一些个破防瞬间,终究随着时间洪流滚滚而去。

最后,修行也是为了生命的鲜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内心在这一年来其实暗淡不少,灵魂已有固化之嫌。具体的表现那便是对生命中所有的经过都有着同质化的、麻木的感受,未能有生机,总是认为自己需要“新的生机”来刺激我,却在一段时间后又迅速暗淡。

其实,哪里是外界不够有生机呢?无聊,是生命的固化。生命需要有位移,真正有生机的人,即使每天经历的事情是一样的,他也不应该感受困倦和麻木,因为事情是一样的,但是他这个人每天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事物不变,而他是万变的,这才是生机。而修行,就是为了让灵魂回家,用有生命力的状态去生活,同时将这种生命状态继续传递下去,分享下去,让跟自己生活的人也能够有生机。

结语

现在是2024年6月中旬,以下的寄语写给我自己,也与无意中阅读到本文的读者共勉:

  • 不是用观念在活,是用状态在活。如实才是最高的效率,观念不是最高的效率。
  • 明心见性,看明白自己心,见明白自己的性,回到生命的源头。
  • 用天性、自性、本性去活,不要用习性、秉性、个性在活。
  • 去感受生命的鲜活,去体验生命的位移,去以心传心地分享自己的生机活力。